首页

足控免费的视频网站

时间:2025-05-30 00:54:08 作者:专家业者共论博物馆展陈创新如何更好借助数智力量 浏览量:31123

  中新网上海8月18日电(孙国根 陈静)记者18日获悉,在2024年中美临床微生物学与感染病学论坛暨真菌感染病检验诊断学术沙龙上,知名传染病学专家、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和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首席医学官汤一苇教授荣获“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

  汤一苇表示,两国民间学术交流可促进两国关系友好发展,希望未来有更多合作机会,共同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力量。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代表翁心华领奖。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终身教授翁心华和美国丹纳赫集团医学部首席医学官汤一苇教授荣获“中美华人微生物感染学术交流终身成就奖”。深圳三院院长卢洪洲教授代表翁心华领奖。(孙国根摄)

  据悉,本届论坛设临床微生物检验能力建设、微生态与细菌感染、真菌与结核感染和微生物分子诊断四个专题,18位专家学者作学术报告。逾300名专家线下出席论坛,万余人线上参与。

  国家卫健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刘晓琳教授在题为“2023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数据分析”的报告中指出: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近两年发展规模较快,成员数量增加明显。通过详细的数据对比,该报告揭示了多个耐药监测指标的变化趋势,其中,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再次升高尤为引人关注。她特别提到万古霉素耐药屎肠球菌检出率上升,尤其在广东省显著增长。针对这些挑战,她希望多部门联动,持续加强抗菌药物科学管理和合理使用,做好耐药性监测,及时掌握和分析全国、本地区及本医疗机构流行病学数据,重视院感防控,遏制耐药菌的扩大和蔓延。

  在论坛上,在题为“新发传染病大流行与微生物学检验的准备”学术报告中,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教授强调,每一次传染病大流行的根源与演进轨迹均独一无二,人类社会无法依赖侥幸心理来应对未来的挑战。他介绍了未来可能引发大流行风险的28个病毒家族及一组细菌,共计1652种病原体,并强调面对未知疫情时,微生物检验作为关键一环,能为早期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是后续治疗药物研发不可或缺的基石;通过精准、高效的微生物检验技术,可更好地理解病原体特性,加速治疗方案的探索与优化,为守护人类健康构筑起坚实的防线。

  在题为“微生物感染的床旁/及时诊断和监控”的报告中,汤一苇详细介绍了即时检验在临床微生物学及呼吸道感染诊断中的应用,这些技术在快速识别病原体、评估感染程度、指导抗生素治疗等方面有独特优势,可为患者争取到宝贵的治疗时间窗;他还分享即时检验在器官移植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其在未来可能的发展方向和应用潜力。

  在论坛上,专家聚焦感染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临床实践,分享了他们的前沿医学成果,探讨学科的发展趋势。专家们还针对各个专题设置了讨论环节,与会者就室间质评计划如何规范化和法律化、微生物相关组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等专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完)

【编辑:邵婉云】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中方谈对朔尔茨访华期待:增进理解信任、深化务实合作

经过一段时间观察,李范发现苏坡经常帮助战友,且不求回报。为了帮助苏坡成长进步,连队干部和李范筹划建立学雷锋小组,将苏坡纳入其中。

我在贵州修古建 | 修着修着,镇远北极宫有了新发现!

二是抓紧推动改革举措落地实施。财政部坚持分阶段分步骤稳妥推进改革,统筹确定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地时限,拟在今明两年集中推出一批条件成熟、可感可及的改革举措,特别是一些事关顶层设计的基础性制度,比如说健全预算制度、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体系、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政府债务管理制度等,逐步形成基础性制度先行引领、细分领域改革举措接续跟进的改革成果体系。

中汽协: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同比分别增长2%和4.9%

“两岸同胞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在当天举行的国台办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朱凤莲说,在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我们愿意同台湾各界人士对话沟通、交换意见,共同努力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维护台海和平稳定,造福两岸同胞。

全球变暖 亚洲水塔正发生重大变化!第二次青藏科考揭开这些秘密→

无锡7月30日电 (孙权)7月29日,由江苏省侨联、无锡市侨联主办的2024“未来侨星”夏令营开营仪式在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据悉,该夏令营为期5天,主题为“寻味江南 感知未来”。

“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启动

在传统茶文化方面,丰富多彩的茶文化,深刻影响着世居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产生活。景迈山的传统茶文化既包括世居民族种茶制茶的生产文化,又包括食茶用茶、民族习俗、民居建筑等生活文化,更离不开品茶咏茶、民间艺术、民族精神等精神文化。景迈山茶文化塑造了勤劳踏实、坚韧拼搏、热爱生活、善良温和的民族性格,使得景迈山的多元文化共存;尊重自然、和谐共处的道德伦理使得景迈山古茶林得以千年传承;景迈山茶已成为民族身份的符号,同时也是景迈山人集体认同的身份象征。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